汉语词典:湿热

汉语词典:湿热

湿热怎么读、湿热的发音、湿热的读音

拼音:[ shī rè ] 发音

词性:形容词

湿热的意思及文献解释

湿热 基本解释

1.潮湿闷热。

2.中医称温病的一种。表现为发热﹑头痛﹑身重而痛﹑腹满少食﹑小便短赤而黄﹑舌苔黄腻等。

网络解释

湿热 科普中国

湿热,为中医名词术语,为致病因素,属于六淫风、寒、暑、湿、燥、火(热)中的两邪。亦为中医证候名,如湿热证,是指湿热蕴结体内,脏腑经络运行受阻,可见全身湿热症状的病理变化。

所谓湿,即通常所说的水湿,它有外湿和内湿的区分。外湿属于外邪,称为湿邪,多由于气候潮湿或涉水淋雨或居室潮湿,使外来水湿入侵人体而引起,其致病具有重浊、黏滞、趋下特性。内湿是一种病理产物,与脏腑功能失调有关。

热,也是一种邪气,致病具有炎热升腾等特性,称为火热之邪。热也可以因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,称内热。火热之邪侵犯人体或机体脏腑功能失调产生内热时可导致热证,热证是感受外邪,或人体机能活动亢进,阳盛阴衰的证候。热证的临床表现:发热,口渴喜冷饮,面红目赤,小便短赤,大便燥结,舌红苔黄干,脉数。

湿热,是热与湿同时侵犯人体,或同时存在体内的病理变化,或因夏秋季节天热湿重,湿与热合并入侵人体,或可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。湿热证的常见临床表现:发热、身热不扬,头痛而重、身重而痛,口苦,胸痞,尿黄而短,舌质红,舌苔黄腻,脉濡数。湿热流注关节则谓湿热痹证,侵犯脏腑时,可出现脾胃湿热(湿热蕴脾)、肝胆湿热、膀胱湿热、肠道湿热等证。


词语造句

1、北方人到南方工作,对那里的湿热气候有个适应的过程。

2、夏天气温高,湿度大,久置露天的木料,露打雨淋,所含水分经太阳曝晒,向外散发湿热,使坐的人易患皮肤病、风湿和关节炎等。

3、高温湿热的空气本周覆盖了全国的大部分地区。

4、白塞病属湿热火毒为患,以毒邪为主要病因。

5、各种各样的皮肤病都是湿热引起的病。

6、这些蕨类植物在湿热的环境中长得最旺。

7、实习医师:你小时候得过风湿热或猩红热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