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 音 | zhàng | |
---|---|---|
多 音 | 1音 | |
部 首 | 亻 | |
笔 画 | 5 | |
五 笔 | WDYY | |
注 音 | ㄓㄤˋ | |
结 构 | 左右结构 | |
笔 顺 | 详解 |
字体鉴赏
相关信息
仗 古文字(海内外)
解释及文献记载
【仗】的意思(怎么读,拼音)
仗zhàng
(1)本义: 动词 执;拿着(兵器): 动词执;拿着(兵器)
(2) 名词 兵器的总称 组词:仪仗(3) 动词 凭借;倚仗 组词:仗势欺人。仗zhàng 动词 指战争或战斗:打好春耕生产这一仗
【仗】字是什么意思(详细解释):
◎仗 zhàng动词
(1) (形声。从人,丈声。本义:执,拿着)
(2) 同本义
韩信仗剑从之。 ——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独行仗剑至韩。 ——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(3) 又如:仗斧(手持斧铖钺。表示权威);仗节(手持符节;坚守节操);仗策(手持马鞭。骑马)
(4) 依靠,依赖
仗,凭仗。 ——《广韵》仗兵革之彊。 ——《史记·春申君传》朕自得疾,数日不能得睡,今夜仗二将军威势甚安。 ——《西游记》(5) 又如:仗腰子的(靠山;背后支持者);仰仗(依靠;依赖);依仗(倚仗靠别人的势力或有利条件);狗仗人势;仗气(凭仗正气。也指任性使气);仗气使酒(任性纵酒)词性变化
◎ 仗 zhàng名词(1) 弓、矛、剑、戟等兵器的总称
帝自山下望其众,袍仗精整,人人尽力,壮之。 ——《新唐书》(2) 又如:兵仗(兵器);器仗;仪仗;明火执仗
(3) 仪仗队
凡朝会之仗,三卫番上,分为五仗,号衙内五卫。 ——《新唐书》(4) 又如:仗士(卫士);仗下(皇帝视朝毕,所列仪仗兵卫退下);仗马(皇帝仪仗队所用的马);仗队(仪仗队)
(5) 战争或战斗
如:打仗(进行战争;进行战斗);死仗(硬仗);硬仗(正面硬拼的战斗)
【仗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zhàng
①刀、剑、戈、戟等武器的总称。 《智取生辰纲》:“歇下担仗,那十一人都去松林树下睡倒了。”成语有“明火执仗”。
②仪仗。 《高祖还乡》:“拿着些不曾见过的器仗,穿着些大作怪的衣服。”③执,拿。 《盐铁论·结和》:“高皇帝仗剑定九州。”④依靠;凭借。 《赤壁之战》:“将军神武雄才,仗父兄之烈。”⑤宫廷、官府内持兵器作侍卫和表示礼仪的人。 《新唐书·仪卫志》:“朝会之仗……号衙内五卫。”【仗】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
【子集中】【人字部】
【廣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直亮切,長去聲。劒戟總名。唐制,殿下兵衞曰仗。
【儀衞志】朝會之仗,三衞番上,分爲五仗,皆帶刀捉仗,列於東西廊下。每日以四十六人立內廊閣外,號曰內仗。朝罷放仗,天子出,則有細仗,黃麾仗。 又【淮南子·原道訓】履危行險,無忘仗。
【註】仗,道也。 又憑倚也。
【詩·大雅·有馮有翼疏】馮者,可以委仗。 又與杖通。
【前漢·李尋傳】近臣已不足杖矣。
【註】杖通仗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雉兩切【正韻】呈兩切,長上聲。義同。◎按兵杖、器仗之仗,上、去二聲通用。惟馮仗之仗無上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