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 音 fǒu
多 音 2音
部 首
笔 画 7
五 笔 GIKF
注 音 ㄈㄡˇ,ㄆㄧˇ
结 构 上下结构
笔 顺 横 撇 竖 点 竖 横折 横 详解

字体鉴赏

否

相关信息

相关汉字(按部首查询)更多》

解释及文献记载

【否】的意思(怎么读,拼音)

[ fǒu ]

1.不是这样,表示不同意。

2.否定 组词:否决。否认

3.“是否”“可 否”等表示“是不是”“可不可”等意思。

[ pǐ ]

1.坏;恶 组词:否极泰来 2.批评人家的坏处 组词:臧否人物(评论人的好坏)

【否】字是什么意思(详细解释):

◎否 fǒu副词

(1) (会意。从口,从不。“不”亦兼表字音。本义:不然,不是这样)

(2)

∶不,不然,不如此

否,不也。 ——《说文》否臧凶。 ——《易·师》否德黍帝位。 ——《书·尧典》。注:“皆训不。”唐雎对曰:“否,非若是也。” ——《战国策·魏策》王曰:“否,吾何快于是,将以求吾所大欲也”。 ——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

(3) 又如:这是妥当的办法吗?否

(4) 非,不是

大人否亨。 ——《易·否卦》否则熟虑而从之。 ——《礼记·表记》。注:“谓非己志也。”夫建国设都,乃作后王君公,否用泰也。 ——《墨子》

(5) ——用于“能否”、“可否”、“是否”中。如:明日能否出发,需视天气而定

(6) 用在疑问句末,构成是非问句是不必问其果解脱否也。——清· 全祖望《梅花岭记》廉颇老矣,尚能饭否?—— 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
(7) 又如:汝知之否

(8) 另见 pǐ

【否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fǒu

①肯定否定对举时表示否定的一方面。 《柳毅传》:“是何可否之谓乎?”《登泰山记》:“回视日观以西峰,或得日或否。”②用于答话,表示不同意,相当于“不”,不是这样。 《齐桓晋文之事》:“否,吾不为是也。”③用在句末,表询问。相当于“不”、“没有”、“吗”。 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:“凭谁问:廉颇老矣,尚能否?”李清照《如梦令》:“知否,知?应是绿肥红瘦。”

①恶;坏。常与“臧”“泰”对用。 《出师表》:“陟罚臧否,不宜异同。”

【否】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

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

〔古文〕【唐韻】方九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俯九切,音缶。

【說文】不也。

【徐鍇曰】不可之意見於言,故从口。

【集韻】口不許也。

【書·益稷】否則威之。

【詩·周南】害澣害否。又【小雅】嘗其旨否。

【集韻】通作不。 又【廣韻】符鄙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部鄙切,音痞。

【玉篇】閉不行也。

【廣韻】塞也,易卦名。 又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補美切,音鄙。

【集韻】惡也。

【正韻】穢也。

【易·師卦】初六,師出以律,否臧凶。

【疏】否爲破敗,臧爲有功。又【鼎卦】初六,鼎顚趾,利出否。

【註】否,謂不善之物也。

【疏】寫出否穢之物也。

【詩·大雅】未知臧否。

【又】邦國若否。○按《釋文》書益稷,詩烝民,否字俱兼缶鄙二音。 又叶府眉切,音。

【楚辭·九章】心純尨而不泄兮,遭讒人而嫉之。君含怒以待臣兮,不淸徵其然否。 又叶方矩切,音甫。

【琳·大荒賦】覽六五之咎休兮,乃貧尼而富虎,嗣反覆其若兹兮,豈云行之臧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