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 音 kuì
多 音 1音
部 首
笔 画 12
五 笔 NRQC
注 音 ㄎㄨㄟˋ
结 构 左右结构
笔 顺 点 点 竖 撇 竖 横折 横 横 撇 竖弯钩 撇折 点 详解

字体鉴赏

愧

相关信息

相关汉字(按部首查询)更多》

解释及文献记载

【愧】的意思(怎么读,拼音)

愧kuì . 动词 惭愧 组词:羞愧|问心无愧

【愧】字是什么意思(详细解释):

◎ 愧 kuì动词

(1) (形声。从心,鬼声。本义:惭愧)

(2) 同本义。同“媿” 小则如愧。 ——《礼记·儒行》尚不愧于屋漏。 ——《诗·大雅·抑》不愧于人。 ——《诗·小雅·何人斯》虽颜惭未知心愧。 ——《魏书·列女传》纵上不杀我,我不愧于心乎? ——《史记·张耳陈余列传》谌虽暴抗,然闻言则大愧流汗。—— 柳宗元《段太尉逸事状》能不愧老人之言否。——清· 周容《芋老人传》下恐愧吾师矣。——清· 方苞《左忠毅公逸事》兹游快且愧矣。 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兼愧贵家子。 ——《玉台新咏·古诗为焦仲卿妻作》

又如:愧心(内心惭愧);愧悔(惭愧后悔);愧服(衷心佩服他人,自惭不如);愧灼(极言惭愧之意);愧天作人(上愧对天理,下愧对人事)

(3) 折辱人;使羞惭 昭王闻之,欲愧之以辞。 ——《战国策·齐策》

又如:愧辱(羞辱)

(4) 责人罪咎 是故君子不以其所能病人,不以人之所不能者愧人。 ——《礼记·表记》

。注:“病、愧谓罪咎之。”

【愧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kuì

①羞愧;感到惭愧。 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本自无教训,兼愧贵家子。”②愧对;对不起。 《左忠毅公逸事》:“吾上恐负朝廷,下恐愧吾师也。”

【愧惕】因有愧而提心吊胆。

【愧】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

【卯集上】【心字部】

【廣韻】俱位切【集韻】基位切,音騩。

【爾雅·釋言】慙也。

【詩·大雅】尚不愧于屋漏。

【皇極經世】無愧於口,不若無愧於身。無愧於身,不若無愧於心。 本作媿,从女。或从恥省作聭。亦作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