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 音 | sè | |
---|---|---|
多 音 | 1音 | |
部 首 | 氵 | |
笔 画 | 10 | |
五 笔 | IVYH | |
注 音 | ㄙㄜˋ | |
结 构 | 左右结构 | |
笔 顺 | 详解 |
字体鉴赏
相关信息
涩字成语
涩 古文字(海内外)
解释及文献记载
【涩】的意思(怎么读,拼音)
涩sè
(1) 名词像明矾或不熟的柿子那样使舌头感到麻木干燥的味道。
(2) 形容词 摩擦时阻力大;不滑润 组词:轮轴发涩;该上油了(3) 形容词 (文句)不流畅;难读;难懂 组词:艰涩
【涩】字是什么意思(详细解释):
◎涩澀、濇、澁 sè形容词
(1) (形声。从水,歰声。声符(歰 sè )为本字,象四只脚两两相抵,表示不滑,是会意字。本义:不滑溜)
(2) 同本义
濇,不滑也。 ——《说文》短而濇。 ——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濇,文歰,今作澀,不滑也。 ——《一切经音义》始余有佩刀甚良,至是涩不可拔。——刘禹锡《砥石赋·序》
(3) 又如:涩噎(因不滑润而梗噎);涩道(刻有花纹的倾斜石砌);涩巴巴(形容不滑润);涩浪(古代宫墙基垒石凹入,作文纹状);涩脉(脉动往来不流利,虚细而迟)
(4) 味不甘滑
酸涩如棠梨。——杜甫《病桔》
(5) 又如:涩苦(又涩又苦);涩赤(干涩发红);涩重(干涩沉重)
(6) 说话、写文章迟钝艰难、生硬、不流畅
生而舌短,涩于言论。 ——《宋书·南郡王(刘)义宣传》(7) 又如:生涩(言词、文字等不流畅);文句艰涩;涩笔(看似拟古不流利,实则庄茂而沉着有力的笔法);涩僻(文词生涩冷僻);涩辞(言语迟钝);涩体(艰涩难读、自成一格的文章体式)
(8) 道路险阻;不通畅的
冰泉冷涩弦凝绝,凝绝不通声暂歇。——唐· 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(9) 又如:涩难(险阻);涩道(无级次的石砌陡斜小路);涩滞(险阻;不通畅)
(10) 急[fast]。如:涩奈(涩耐。心意不安,羞渐,差涩)
【涩】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
【巳集上】【水字部】
【唐韻】【韻會】色立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色入切,音濇。與歰同。
【說文】不滑也。
【風俗通·十反篇】冷澀比干寒蜒。 又牆叠石作水文爲澀浪。
【溫庭筠詩】澀浪浮瓊砌。 又竹名。
【范成大·桂海草木志】澀竹,膚麤澀如砂紙。
【集韻】或作瀒澁。字原作刃下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