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 音 zēng zèng
多 音 2音
部 首
笔 画 18
五 笔 XULJ
注 音 ㄗㄥ,ㄗㄥˋ
结 构 左右结构
笔 顺 撇折 撇折 提 点 撇 竖 横折 竖 点 撇 横 竖 横折 横 横 详解

字体鉴赏

繒

相关信息

相关汉字(按部首查询)更多》

繒字组词更多》

繒字成语更多》

解释及文献记载

【繒】的意思(怎么读,拼音)

[ zēng ]

1.古代絲織品的總稱。

2.帛之厚者。

3.見“繒綾”。

4.同“罾”。魚網。

5.通“矰”。參見“繒繳”。

6.古國名。

7.姓。

[ zèng ]方言。綁,扎。

【繒】字是什么意思(详细解释):

詳細字義

◎ 繒繒 zēng名词

(1) (形聲。從糸( mì),曾聲。本義:古代對絲織品的總稱)

(2) 同本義 繒,帛也。 ——《說文》雜帛曰繒。 ——《三蒼》瘞繒。 ——《禮記·禮運》赤綈緣繒。 ——《漢書·匈奴傳》。注:“繒者帛之總名。”從弟子女十人所,皆衣繒單衣。 ——《史記·滑稽列傳》灌嬰, 睢陽販繒者也。 ——《漢書·灌嬰傳》

又如:繒服(絲織的衣服);繒絮(絲絮。也指絲絮作成的棉衣);繒纊(絲布與絲棉絮的合稱);繒帛(絲綢之統稱);繒布(繒帛布疋)

(3) 通“矰”。古代射鳥用的箭 治其繒繳。 ——《戰國策·楚策四》好弋者先具繳與繒。 ——《淮南子·說山》繒繳充蹊。 ——《三國志·袁紹傳注》

又如:繒繳(即矰繳。獵取飛鳥的射具。繳爲系在短箭上的絲繩;比喻陷害他人的手段)

(4) 古國名

姒姓,相傳爲夏禹後裔

(5) 姓

(6) 另見 zèng基本詞義

◎ 繒繒 zèng〈動〉

(1) 綁;扎 繒絲爲弦。 ——《新增格古要論·制琴法》

(2) 另見 zēng

【繒】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

【未集中】【糸字部】

【廣韻】疾陵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慈陵切,音蹭。

【說文】帛也。籀文作緈。

【前漢·灌嬰傳】睢陽販繒者也。

【註】師古曰:繒者,帛之摠名。 又國名。

【穀梁傳·僖十四年】季姬及繒子遇于防。

【周語】杞繒由太姒。

【註】杞繒二國,姒姓,夏禹之後。 又縣名。

【史記·吳大伯世家】敗齊師于艾陵至繒。

【註】琅邪繒縣。 又姓。

【史記·夏本紀】禹爲姒姓,其後分封,用國爲姓,有繒氏。

【前漢·文帝紀】祁侯繒賀爲將軍。 又【集韻】咨騰切,音增。徂棱切,音層。作亙切,音贈。義同。 又與矰同。

【三輔黃圖】佽飛具繒繳以射雁。考證:〔【史記·吳大伯世家】敗齊師于艾至繒。〕 謹照原文艾改艾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