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 音 ér nài
多 音 2音
部 首
笔 画 9
五 笔 DMJE
注 音 ㄦˊ,ㄋㄞˋ
结 构 左右结构
笔 顺 横 撇 竖 横折钩 竖 竖 撇 撇 撇 详解

字体鉴赏

耏

相关信息

相关汉字(按部首查询)更多》

耏字成语更多》

解释及文献记载

【耏】的意思(怎么读,拼音)

[ ér ]

1.古同“而”,胡须:“以麝揉苏,泽耏颜鼻耳。”

2.兽多毛。

3.古水名,在今中国山东省淄博市西北。

4.姓。

[ nài ]古代剃去颊须、以示惩处的一种轻刑:“刑有髡、钳、刖、劓,小罪耏。”

【耏】字是什么意思(详细解释):

◎ 耏 ér名词胡须 当耏者完为城旦舂。 ——《刑法志》耏罪亡命。 ——《后汉书·光武纪》

。注:“轻刑之名。一岁刑为罚作,二岁刑以上为耏。

【耏】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

【未集中】【而字部】

【廣韻】奴代切【集韻】乃代切,音奈。

【說文】罪不至髠也。

【註】徐鍇曰:但鬀其頰毛而已。

【前漢·功臣侯表】耏爲鬼薪,亦作耐。詳耐字註。 又【廣韻】也。 又【廣韻】如之切【集韻】人之切【正韻】如支切,音而。

【玉篇】頰鬚也。

【釋名】耳耏也。耳有一體,屬著兩邊,耏耏然也。

【後漢·章帝紀】冒耏之類。

【註】言鬚鬢多,蒙冒其面。 又姓。

【左傳·文十年】耏班御皇父充石。 又【玉篇】髵,亦作耏。獸多毛。考證:〔【釋名】耏,耳耏也。〕 謹照原文耳上省耏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