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 音 | zì | |
---|---|---|
多 音 | 1音 | |
部 首 | 肉 | |
笔 画 | 12 | |
五 笔 | FAMW | |
注 音 | ㄗˋ | |
结 构 | 半包围结构 | |
笔 顺 | 详解 |
字体鉴赏
相关信息
胾 古文字(海内外)
解释及文献记载
【胾】的意思(怎么读,拼音)
胾zì 名词
〈文〉切成大块的肉。
【胾】字是什么意思(详细解释):
◎胾 zì 〈名〉切成的大块肉
胾,大脔也。从肉。 ——《说文》毛炰胾羹,笾豆大房。 ——《诗·鲁颂·閟宫》左殽右胾。 ——《礼记·曲礼》。注:“殽,骨体也;胾,切肉也。殽在俎,胾在豆。”羹胾中别。 ——《管子·弟子职》胾四豆。 ——《仪礼·士虞礼》召条侯,赐食,独置大胾。 ——《史记·绛侯周勃世家》【胾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zì切成大块的肉。 《史记·周勃世家》:“召条侯,赐食。独置大胾,无切肉。”【又】特指腐尸。 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“发冡露胾,死生涂炭。”
【胾】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
【未集下】【肉字部】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側吏切【正韻】資四切,音剚。
【說文】大臠也。
【正字通】切肉曰胾。
【博雅】胾,臠也。
【詩·魯頌】毛炰胾羹。
【傳】胾,肉也。
【儀禮·士虞禮】胾四豆,設于左。
【註】胾,切肉也。
【前漢·周勃傳】獨置大胾。
【註】師古曰:胾,大臠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