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 音 zhǐ
多 音 1音
部 首
笔 画 4
五 笔 HHHG
注 音 ㄓˇ
结 构 单一结构
笔 顺 竖 横 竖 横 详解

字体鉴赏

止

相关信息

相关汉字(按部首查询)更多》

解释及文献记载

【止】的意思(怎么读,拼音)

止zhǐ

(1) 动词 停止 组词:止步|止境
(2) 动词 拦阻;使停止 组词:止痛|止吐|止泻|止血
(3) 动词 (到、至……)截止 组词:至今为止
(4) 副词 仅;只 组词:止此一家

【止】字是什么意思(详细解释):

◎止 zhǐ 〈名〉(“趾”的本字。象形。甲骨文字形。上象脚趾头,下象脚面和脚掌。本义:脚) 同本义

止,下基也。象草木出有址,故以止为足。 ——《说文》北止。 ——《仪礼·士昏礼》。注:“足也。”屦校灭止。 ——《易·噬嗑》举止高。 ——《汉书·五行志》四之日举止。 ——《汉书·食货志》当劓者,笞三百,当斩左止者,笞五百。 ——《汉书·刑法志》

词性变化

◎ 止 zhǐ动词

(1) 停住,中断进程

止,停也,息也。 ——《广韵》亦可以止矣。 ——《吕氏春秋·下贤》。注:“止,休也。”树欲静而风不止,子欲养而亲不待也。 ——《韩诗外传》羽飞乃止。 ——《三国志·诸葛亮传》雪止。 ——《资治通鉴·唐纪》一狼得骨止,一狼仍从。 ——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絮絮不止。 ——《虞初新志·秋声诗自序》

(2) 又渐拍断止。

(3) 又如:止步;止怒;止泻;止戈(停止干戈,平息战争);止止(犹止之;停止,止住);止雨(使雨停止);止泊(停息);止军(让军队停止前进)

(4) 阻止,不让进行

笑而止之。 ——《列子·汤问》相如止臣。 ——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(5) 又相如固止。使人止晋鄙。 ——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

年兄肯出一言止了此事。——清· 狄夷散人《玉娇梨》

(6) 又如:止遏(阻止;抑制);止哭(止住哭声);止善(阻止别人做好事);止节(阻塞;节制,抑制);止塞(阻止,堵塞);止暴(制止暴戾行为)

(7) 驻守

如:止壁(顿兵扎营);止舍(驻扎宿营);止守(留守);止次(驻扎)

(8) 居住

邦畿千里,维民所止。 ——《诗·商颂·玄鸟》止文殊院。 ——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
(9) 又如:止息(住宿;休息);止居(安居;定居);止托(寄居)

(10) 停留,逗留

南阳西郊有一亭,人不可止,止则有祸。 ——《搜神记》止子路宿。(止,使……留下。) ——《论语·微子》

(11) 又如:止顿(止留。停留);止泊(停息);止于至善(处于最完美的境界)

◎ 止 zhǐ副词

(1) 仅;只

技止此耳。——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止印二三本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·活板》只十有一日。——明· 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止增笑耳。 ——《聊斋志异·狼三则》

(2) 又止露尻尾。

(3) 又止有剩骨

(4) 又如:止衣(只穿);止可(只能;只可);止剩下一篇文章还没有抄完;止有此数了

◎ 止 zhǐ 在句末可表肯定陈述语气,相当于“呢”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(景行:大道。) ——《诗·小雅》

【止】在文言文中的意思

zhǐ

①脚。 《汉书·刑法志》:“当斩左止者,笞五百。”

这个意义后来写作“趾”。

②停止。 《察今》:“舟止,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。”【又】使……停止。 《鸿门宴》:“交戟之卫士欲止(之)不内。”③住下。 《游黄山记》:“复从峡度栈以上,止文殊院。”④留住。 《荷蓧丈人》:“止子路宿,杀鸡为黍而食之。”⑤阻止。 《愚公移山》:“河曲智叟笑而止之。”⑥中止。 《〈论语〉十则》:“臂如为山,未成一篑,止吾止也。”⑦通“只”。只是;仅仅。 《黔之驴》:“技止此耳。”《活板》:“若止印三二本,未为简易。”⑧用于句未,表示感叹。 《诗经·南山》:“既曰归止,曷又怀止。”

【止】在康熙字典里的意思

【辰集下】【止字部】

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諸市切,音芷。

【說文】下基也。象艸木出有址,故以止爲足。

【徐曰】初生根幹也。 又【廣韻】停也,足也。

【易·艮卦】艮,止也。時止則止,時行則行。

【老子·道德經】知足不辱,知止不殆。 又靜也。

【禮·玉藻】口容止。

【註】不妄動也。

【莊子·德充符】人莫鑒於流水,而鑒於止水,唯止能止衆止。 又已也,息也。

【論語】止吾止也。

【史記·酷吏傳】寇盜不爲衰止。 又居也。

【詩·大雅】乃慰乃止。又【商頌】邦畿千里,惟民所止。 又心之所安爲止。

【書·益稷】安汝止。

【孔傳】言當先安好惡所止。《正義》曰:止謂心之所止。《大學》云:爲人君止於仁,爲人臣止於敬,好惡所止,謂此類也。又朱子曰:止者,必至於是而不遷之謂。 又留也。

【論語】止子路宿。

【孟子】可以止而止。 又行師營曰止,暫待曰次。又凡戰而被獲曰止。

【左傳·隱十一年】公與鄭人戰於狐壤,止焉。

【杜註】內諱獲,故言止。又【僖十五年】輅秦伯將止之。 又容止。

【詩·鄘風】人而無止。

【箋】止,容止。無止則無禮節也。

【孝經·聖治章】容止可觀。 又舉止。

【齊書·張欣泰傳】欣泰著鹿皮冠衲衣。世祖曰:將家兒何敢作此舉止。 又俗謂德行曰行止。

【外史檮杌】鄭奕敎子《文選》。其兄曰:莫學沈、謝嘲風弄月,汙人行止。 又樂器。

【爾雅·釋樂】所以鼓柷謂之止。

【註】止者,其椎名也。

【書·益稷】合止柷敔。

【鄭註】柷,狀如漆桶,中有椎,合之者,投椎於其中而撞之。 又鳥集亦曰止。

【詩·小雅】載飛載止。 又三止,三禮也。

【班固·幽通賦】嬴取威於百儀兮,姜本支乎三止。

【註】謂齊之先伯夷典三禮也。 又語辭。

【詩·周頌】百室盈止,婦子寧止。 又首止,衞地名。在陳留襄邑。

【春秋·僖五年】齊侯會王世子于首止。 又與趾同。

【儀禮·士昏禮】皆有枕北止。

【鄭註】止,足也。古文止作趾。

【山海經】韓流麟身,渠股豚止。

【郭註】止,足也。

【前漢·郊祀歌】獲白麟,爰五止。

【師古註】止,足也。時白麟足有五蹄。